目录
卷首语
春的欣喜李俊;1
封二
《森林深处》杜雨婷;2
《魔法少女》尹金秋;2
《立春》田雨;2
《卯兔之年》张欣;2
《消逝》祝婧娉;2
《小河流淌2018》孔繁星;2
诗歌苑
花(外一首)王珂;4
雪(外一首)崔文强;5
坠入世界的灵魂(组诗三首)郭栩滔;黄志鹏;6
手机啊手机黄旭;7
登高(外五首)刘婷;8
乌斯浑河(外二首)李依令;9
血脉(外一首)刘元晨;10
记一场梦吴伟慧;11
父亲 那一片山周鸿;12
清明(外三首)孙世伟;13
在这片土地上随风疾走(组诗)陈寿才;14
告白(外五首)柳芊芊;15
小说林
旋涡深处王曦平;16
暖流章晋瑛;17
牛事(外一篇)一尘;18-19
广州来信刁菘坚;20-21
散文馆
远山星火明,千灯万路引汪洋;22
大地醒来的人邓扬帅;23
雅俗皆乐卢硕;24
门彭泷阩;25
为一只麻雀祈祷黄永军;26
大与小的联想黄建平;27
遥远的杭白菊王芝;28
抬眼已然半生张小梅;29
一纸相思司可心;30
点点滴滴忆母校任欣;31-32
家乡的民歌潘世远;32-33
花生启示录李丹丹;34-35
清清上镜蜀水河梁路峰;35-36
忆昙花肖宁;37-38
辛酸的“285”陆悦;38-39
梁金山追忆张丽婵;40-41
我的奶奶曾尔婷;41-42
游览大理古城黄雨荷;43-44
梦游车站梁梓珊;44-45
鹿鸣湖的回响孙艳波;46-47
广元文化路刀削面黄乐辰;48-49
枇杷花开香满冬(外一篇)汤丽群;50-51
旅居杭州邱轶;52-61
文学评论
《到灯塔去》的情节观解读曹晓玉;62-64
论李光诗风的嬗变曾瑶;65-67
《文心雕龙》“杂而不越”说新探——和谐观念的文学凝结陈羿江;68-70
迟子建中短篇小说中的动物叙事丁婷婷;71-73
浅析杜甫的诗歌风格耿玮婷;74-76
舒婷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研究韩邱玉;77-79
精神分析视域下的《雨,沙沙沙》和志华;80-82
论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诗歌创作冷炎辉;83-85
关于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的爱情观探讨李灵;86-88
论吴藻词中的“西湖”李思博;92-94
中国山水田园诗审美魅力的赏析刘铭阳;95-97
贾平凹与余秋雨散文风格的对比研究骆元元;98-100
基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解读《月亮和六便士》中的女性形象任倩颖;101-103
薛涛赠酬诗浅论梅雨荷;104-106
《平凡的世界》中的女性悲剧形象分析——以贺秀莲和田晓霞为例宋婧茹;107-109
《布里尔小姐》的双重叙事进程徐秀南;苗晶;110-112
千古文人侠客梦,肯将碧血写丹青——曹植与李白游侠诗之比较王佳宁;113-115
《红楼梦》的“能红”现象王雪;116-118
论张枣文学创作中的古典性王叶青;刘莳吟;119-121
张枣的长沙体验与诗歌书写王钺发;122-124
《红楼梦》的悲剧美学观探析翁昕羽;125-127
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探析吴伟林;128-130
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视角研究《简·爱》的人物形象严思婕;131-133
《装台》中城市空间的文学表征杨瑶;134-136
陶渊明酒诗研究占曼远;137-139
《伊万·伊利奇之死》中的生存困境与出路张惠媛;140-142
从《唐诗归》看明代后期对王昌龄五古的接受张佳乐;143-145
汉英诗歌折射的时间观——以李白的《将进酒》和雪莱的《时间》为例张艳;146-148
俏丽豪健——清代江南文人诗中的东北女性形象章岿然;149-151
和谐与发展——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接受和影响章力;152-154
老舍小说中的喜剧性因素探讨赵勇;155-157
《到灯塔去》中边缘女性的自我追寻邹立君;158-160
封三
《万事生意》董紫薇;161
《二十四节气——寒露》王潇冉;161
《向往》刘新鹏;161
《研梦起航》张自如;161
《山间》兰思源;161
《爱在长理》史丽贞;161